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52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措施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传统开放入路)和观察组(30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Cobb角纠正率和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骨折类型,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1。传统的入路是在双侧棘突和椎板上进行广泛的剥离,对椎旁肌进行显露,但是大范围的椎旁肌剥离和牵拉会造成椎旁肌缺血性坏死和失去神经支配,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2。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423±85)岁,采用传统开放入路治疗,骨折类型:压缩型骨折12例,爆裂型骨折10例。损伤部位:T116例,T128例,L14例,L24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高空跌落5例,重物击打伤2例。观察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441±89)岁,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骨折类型:压缩型骨折15例,爆裂型骨折15例。损伤部位:T1110例,T1211例,L14例,L25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9例,高空跌落7例,重物击打伤4例。两组胸腰椎骨折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入路,做长度为10cm的后正中纵形切口,沿着双侧骨性棘突和椎板旁进行椎旁肌的剥离,横向要达到关节突关节,放置螺钉和对残腔进行评估,术后放置引流,对肌间隙筋膜和皮肤进行缝合。
观察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患者采取后俯卧位,通过C型臂X线机进行正侧位透视,对胸腰椎损伤节段进行确认,观察伤椎、相邻上下椎、双侧椎弓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