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
音乐学科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一)测试的目的和原则:
本学期末,学校音乐测试小组在全区校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音乐学科专项测试。这次测试活动目的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有效促进我校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激励音乐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我校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次抽查,遵循了新课标要求的导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二)测试范围
为了使检查结果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各班学生学业情况和教学情况,检查组采取随机抽查的形式,每班抽取六名学生进行测试。(三)测试方式
1、通过口试(包括演唱歌曲)及操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能力测查,了解学生对演唱、演奏等所掌握的情况。
2、结合调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交调研报告。(四)试题分析
本次调研的试题内容比较全面客观,主要以歌曲、音乐基础知识为主,测查的内容能充分体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程度,同时又能反映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二、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测试情况从测试结果看,大部分班级学生都能独立自信地演唱指定的歌曲,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流畅,音准、节奏把握较好;从整体情况看:三年级、一年级测试情况较好,四五年级居中,二年级和六年级需更加努力。(二)问题与改进措施:
f通过这次测试,我们发现音乐常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1教师在教学中解读教材不够,教学停留于教材表面,注重歌曲教学,学生对最简单的基本乐理知识不能认知和记忆。2有些学生在独立演唱、演奏时缺乏自信和表现力。3一些教师未能养成学生科学用嗓的习惯,学生缺乏应有的歌唱技能,歌唱缺乏美感。4能够完整背唱规定曲目的学生比例很小,(新课标的要求每学年能背唱四到六首。)说明教师未能将背唱歌曲的明确要求落到实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结合对新课标的再次解读,针对我校目前音乐的教学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教师要加强学习,透彻解读课程标准,落实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明确并理解音乐课程的目标: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针对这个目标,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整体制订课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