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龙井市龙井实验小学金姬淑
2010年2月21日
f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今世界,人类的创新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时尚、一种行为方式,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说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急需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作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下功夫。那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员,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能着手。一.确定创新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定向作用,使教学中的师生活动有明确的共同指向。教学任务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都要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方向。因此,教学目标被教育理论家们称为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教学目标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创新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确定创新性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挖掘教学内容当中的创新因素。小学数学第三册有一道思考题“在校园里要把7棵小树种成6行,每行有3棵,该怎么种?”我在备课中是这样思考的:这道题能有哪些创新因素呢?7棵小树种成6行,每行有3棵,这个问题对小学生来说一定感到很奇怪,所以确定一个含有创新意识方面的目标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生活情境,然后让学生去类比,去联想。这样是否还可以再确定一个含有创新能力方面的目标呢?按照教学目标陈述要求得出如下两个教学目标。(1)能用类比的方法思考问题。(2)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周围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探秘的欲望。我在备课时,首先按照创新教育理论要求思考找出了创新点,然后再按教学目标理论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了陈述。确定这样的创新性教学目标,再进行教学,整个课堂生动活泼,自由、创新。创设情境,二.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f1重视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根据儿童的心里特点,在导入新课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造成认知的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教学“倒数”时,上课改变了以往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老师一口气举出一大串两数之积等于一的例子,边举边板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