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说明)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与提高对策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现实背景,历史背景,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一)选题现实背景:
自实施了素质教育以来,特别是2000年颁布新课标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发生了重大变革,但作文教学任然沿着“一说二阅三讲评”的三部曲,严重束缚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找出并解决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已迫在眉睫。近年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语文的作文教学与其他板块相比较而言逐渐淡化,甚至沦落到可教可不教的地步,学生写作水平显著下降,不争的事实说明初中作文教学亟待重视。因此对初中作文的现状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是有重要价值的。(二)选题历史背景: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但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作文,据调查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作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写作知识教学成为主要任务,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非主动性地位;
2、不正确的评价机制(如以作文篇数及批阅篇数考核语文教师的单纯的作文终结性定量评价机制)使教师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作文批改之中,无暇于作文教学方法研究,更谈不上有效策略的研究,本末倒置,导致作文的过程变成了训练应试模式的过程;
3、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操作很难形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序列、体系,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不知从何提高,一直处于“游击”或应付的状态之中;学生“急于求成”;教师作文教学“有量无序”、“临时报佛脚”或放任自流,学生升学需要与作文实际需要产生矛盾;小学与初中之间、初中各年级之间,作文教学又缺乏很有必要的联系性、连续性和深入性。所有这些问题都说明,初中作文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广大语文教师有待进一步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三)选题理论意义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初中作文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
f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体现了淡化文体意识,注重语言运用能力,淡化理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