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f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B以其境过清咨臣以当世之事D隶而从者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不可久居高可二黍许
8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白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靠。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潭西南望过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9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f10同为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多次提到“乐”,两文中的“乐”,乐在何处,不同点是什么?(3分)
7D(2分)8C(2分)9D(3分)10柳宗元的“乐”是发现小石潭后暂时的自乐;欧阳修的“乐”既有山水之乐、太守自乐,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能说出不同点在“与民同乐”即可,3分)
天津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