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经验。
(三)科研成果:1.本课题在具体实践基础上完成了有代表性的学生课题报告2篇:《碳酸饮料对中学生牙齿的危害》《白色污染为何难以治理》(具体内容见附件)2.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撰写论文3篇:《合作激趣活用校本课程“化学实验”实施的三大策略》(《中国校外教育》(CN113173G4)2007年12月总第168期)、《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方法的改变》(2007年江山市中学理科综合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苏教版实验
6
f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化学模块教学策略初探》(2008年江山市中学理科综合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案例1篇《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2007年衢州市案例评比三等奖)。
3.建立了一套趣味化学实验校本课程:(1)、如何用球棍模型表达常见共价化合物?(2)、《制作水果电池》的实验探究(3)、收集各种品牌的修正液对其中的主要成分卤代烃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4)、《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的实验探究(5)、小木炭跳舞、(6)、白糖变“黑雪”(7)、石灰煮鸡蛋(8)、玻璃棒点燃了冰块(9)、烧不坏的手帕(10)、一封秘信(11)、蓝瓶子实验等等
4.结题报告一篇。五、推广价值
本课题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课题组成员(一线教师)的实践基础上完成的一项崭新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实现直观、探索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本课题在实施之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学的充分认可,能让每个学生根据不同发展需要,在经历探究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该课题在化学教学中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六、问题思考本课题在实施之前确立了完善的实施思路,明确了课题组成员的各自分工,在实施过程中各个成员(课题组成员和学生中研究小组成员)积极投入,紧密合作,最终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在完成课题之后,我们总结发现本次课题研究对课本知识巩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对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等多个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教师把书中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探究实验,可有些实验总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施;有关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经验不足,趣味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还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