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是约分、通分的依据。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一规律,新知教学时,应该先让学生看图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让学生分别说出13、26、39的含义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再把大小相等的分数填入等式中。通过这样一组变化,把抽象的分数与具体的图形相对应起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化了,而分数阴影部分的大小没变,因此13、26、39的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这时,教师进一步追问:13怎么会等于26呢?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发现,把13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26,所以121×32×3=39同理得出26(2÷2)(62)13,39(3÷3)(9÷3)13。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这样运用信息技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分析思考,让学生概括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术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拼茂的特点,所以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
242
f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我在一次六年级的复习课中,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圆
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可是到了课后让学生实际解题时,有些学生竟然把π×r2算成等于π×r×2,我知道了他们只是死记硬背下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根本就没有理解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因此我利用课件形象生动的剪、拼动画,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再让学生自己亲手剪拼,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引导学生观察,怎样才能使这个圆转化成最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再以剪拼动画32份、64份……形像生动的活动过程展现眼前。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教学最需要解决、需要重视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