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背后的经济学分析
一、直播带货背景
网络直播最早始于2005年,真正兴起于2014年,YY、斗鱼、虎牙、映客等主流直播平台围绕游戏、秀场等内容布局泛娱乐直播业务。
2016年,蘑菇街推出直播电商,淘宝正式推出直播板块,张大奕直播首秀,观看人数超过41万,成交额近2000万,刷新淘宝直播销售导流记录;
2017年,苏宁直播功能上线,10月,淘宝直播一姐“薇娅Viya”直播五小时带货7000万。2018年,抖音开通店铺入口,快手推出“快手小店”,快手电商节,“散打哥”一天带货16亿;“京东计划”项目推动直播带货。各类互联网平台纷纷挤进直播带货领域,既有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类平台,也有快手、抖音、微博等娱乐资讯类平台。“双十一”期间,抖音直接转化销售额达到2亿;2019年被标记为电商直播元年,直播电商全面爆发。在这一年,传统直播模式的真人秀直播、游戏直播等开始增速放缓,直播电商的兴起成为直播行业发展的新动力。2019年直播电商整体成交额达45129亿元,同比增长2004,占网购整体规模的45。淘宝直播带货爆发式增长,连续三年引导成交增速150以上。2020年直播带货持续发力,盛世不衰,一季度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到265亿,占网民总体的293。受疫情影响,公众对直播电商的需求急速扩大,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后疫情时代的“618”电商购物节,直播带货出现狂欢盛况,天猫上300位明星和600位总裁加入直播带货行列,苏宁500名总裁直播带货,京东直播亦有多达百位数的明星加入助阵。“618”期间(2020年5月20日到6月18日)用户观看直播下单用户占比,淘宝天猫高达685,抖音也过半达到522,京东位列第三为489,极高的转化率说明直播带货模式的高效率。直播带货价值凸显,成为消费行业的新趋势。
二、原因分析
1、从市场角度
直播带货能够适应大众消费习惯与诉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的消费习惯与诉求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年轻人,在消费中追求品牌化、个性化、差异化和趣味化。直播带货中品牌商品的优惠折扣、小众商品的高维度高密度信息传递、营销过程中的趣味性与交互性、购物时轻松愉快的体验、利用粉丝效应产生的情感共鸣与社群中产生的消费示范性等,都很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社会大众的消费习惯与诉求。
疫情时期直播市场需求膨胀式增长。疫情期间,人们出行受阻,许多线下业务进入停摆状态,直播带货行业却如日中天,越来越多商家将业务搬到线上。2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