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中,作者头脑里活动着的,除生活图画外,还有自己的情感。作者进入形象思维
1
f后,脑海中浮现出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真的、善的、美的,也有假的、恶的、丑的,作者似乎就处于这些形象的包围中,真实地感受着他们的崇高或卑下、伟大或渺小,作者对他们不可能漠不关心,必然要鲜明地表现出赞成或反对,爱或憎。这样一来,形象和情感紧紧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选自童庆炳《略论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形象思维的一项是(
)
A.诗人歌德诗兴来临时,感觉头脑中的形象猛烈地敲击着他的心扉,催着他写,歌德便立刻跑到书桌旁,将就着横斜的纸,连摆正它的时间也没有,急忙从头到尾写下去。B.苏轼画竹的经验是先胸有成竹,然后援笔凝视,快速落笔,流活画出心中的形象。C.鲁迅在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前,整理了大量关于小说的资料,并对小说的发展史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梳理、考校、评析。D.郭沫若构思诗歌《地球,我的母亲》时,把木屐脱了,在僻静的石子路上踱来踱去,时而又躺在路上,去感受“地球母亲”的皮肤,享受她的拥抱。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形象思维活动是以一幅幅具体的生活图画为基本单位的,这些生活图画包括作者从生活中捕捉到的实际存在的形象,也包括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虚构的形象。B.鲁迅开始写《阿Q正传》时,他的形象思维并没有高度成熟,随着鲁迅形象思维的逐步成熟,主人公阿Q按照自身的逻辑一步步走向“大团圆”结局。C.人物形象一旦在作者头脑里定型,他就要按照自己的性格去行动。这时,作者的形象思维已不起作用,作品中的人物支配着作者,决定着作品的发展方向。D.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作者肯定会对头脑中浮现的各种形象表明鲜明的态度。所以,形象思维活动中,形象和情感总是并存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塑造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包括酝酿构思和艺术表现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作者都是以生活图画为基本单位进行形象思维的。B.在艺术表现阶段,作者头脑中活动着的,除生活图画外,还有作者的情感。法捷耶夫写作《毁灭》的过程中,生活图画和情感活动在他的头脑里。C.傅山作画前手舞足蹈,曲波创作《林海雪原》时感觉自己是和小分队的战友在一起,这些情形
2
f是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作者与自己笔下的艺术形象融为一体的表现。D.在艺术构思阶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