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领域,则采取“用户选择”政策,并相应推出“培训套课”改革措施。到2000年,澳大利亚产业中85的行业都有培训套课相配套。
3.职教市场化机制。
为了促进职教办学机制更加灵活有效,澳大利亚遵循市场变化规律,逐步建立了发达、规范、有序的职教市场,大胆引进竞争机制,形成了职教市场化机制。政府鼓励公立、非公立及公私联合的职教机构发展,在国家能力标准框架内,实行校企合作,师生互助合作等方式,以确保培训目标顺利实现。通过国家培训总局制定竞争规则、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利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本着取得职教最大社会效益和提高职教办学效益的原则,在确立企业本位、能力本位、学生本位的职教指导思想前提下,促使职教办学机制更加灵活多变,以提高职教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2.开发能力本位课程。
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澳大利亚政府建立一个CBT系统负责职教课程标准。专业课程设计则遵循CBE教育理论,按岗位需求,将应具备的知识和应掌握的技能进行分解,按相应模块组织教学。职教课程的设置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并将行业标准转换成课程。每一类证书、文凭需要开设多少门课程,需要开设哪些课程等问题都由国家各相
研究
f
关专业培训理事会及其顾问组织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团体提供的课程信息和就业市场信息,同时,根据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和标准来确定,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而不断修订。
3.建立能力认可制度。
针对以澳大利亚全国在职教管理与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缺乏协调和统一,个人通过非正式的职教而获得的技能得不到承认,缺乏通用性,学徒制仅限于学徒完成固定的服务期限,缺乏对学徒真正习得的能力的评估和认可的弊端,澳大利亚政府建立了能力认可制度。能力标准的认定是由国家各个行业培训顾问委员会负责,这既保证了专业和课程设计能够满足职业和岗位的需要,又使得教育培训计划与大纲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力认可制度主要包括:课程的认可;在一般培训课程与已认可课程之间的学分转移;培训主办者的注册登记;原有学习成果的认可;能力评价等方面。严格的能力认可制度,确保了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实施。
三、职教手段日趋现代。
澳大利亚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政府通过更新职教观念。加大职教投入、更新职教设备、引进现代技术,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促进职教手段日趋现代化。
1.现代教学手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