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代诗歌四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2、能力目标:以灵活多变的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品味诗词的意境。重点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四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二、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写个人远大的抱负,气势雄伟,慷慨悲壮。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三、整体感知1朗读。请同学们认真读两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2.理解诗句大意。1对照注释朗读或默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2集体解疑。3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4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将这首诗的意思说一遍,语言要优美。四、课文精读《观沧海》1.简介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入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2.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五句都是观海所见。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有直接写到人吗?
f主要交代了观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