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标本采集手册
来源:感染管理科201132494716被阅读2829次编辑:感染管理科石慧
微生物标本采集手册目录
第一章血液及骨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
第二章痰标本的微生物检验5第三章上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8第四章尿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0第五章粪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2第六章化脓和创伤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4第七章脑脊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6第八章胆汁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8第九章胸水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0第十章腹水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2第十一章心包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4第十二章关节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6第十三章鞘膜积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8第十四章生殖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30第十五章外眼部标本的微生物检验33第十六章感染性疾病相关检测35
第一节降钙素原检查35
f第二节内毒素检查37
第三节13βD葡聚糖检查39
血液、骨髓液的细菌培养二、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
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用抗生素,应于下次抗生素应用前采集。
【标本送检指征】病人出现以下临床表现,或同时具备以下几种临床表现时应采集血培养。1发热(≥38℃)或低温(≤36℃)2寒战3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1×109L)5血小板减少6皮肤、粘膜出血7昏迷8多器官衰竭9血压降低10呼吸加快几种特殊情况:1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温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增加尿液和脑脊液培养。2老年菌血症病人可能不发热或不低温,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也应采取血培养。骨髓培养与血液培养的送检指征是基本一致的,临床常规血液感染有指征时以抽取血培养为主。但当骨髓炎时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抽取骨髓培养阳性率会远高于血培养。【标本采集的容器】美国BD公司血培养仪配套血培养瓶我院,各种血培养仪配套血培养瓶或手工血培养瓶。【样本条码粘贴要求】同时打印两份清晰的条形码,分别粘贴在两个血培养瓶上,应沿血培养瓶的长轴粘贴,病人的姓名端向上,条码区的任何区域不得被覆盖,注意不要在条码上涂写,保持条码的完整和清晰。【标本的采集方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