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切实加强公司突发事故、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事故、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故、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及时恢复正常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现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故、事件:是指突发事故、事件可能造成或造成公路运行中断、阻塞、重大人员伤亡、人员需要疏散、重大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以及由于社会问题引起异常波动造成的紧急事件。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道路旅客运输生产事故。主要包括交通事故、场地事故、其他人员伤亡事故。
(3)火灾。营运车辆、办公场地火灾。(4)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5)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f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
15工作原则
151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平急结合、科学应对切实履行公司客运作为社会窗口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科技水平,增强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预案演练、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有效应对突发事故、事件的各项保障工作。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联动协调本预案确定的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故、事件应急工作在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指挥,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公司应急体系的作用。153职责明确、规范有序、部门协作、资源共享明确应急管理机构、人员职责,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响应程序,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强与其他部门密切协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联动处置机制。
2突发事故、事件综合应急组织体系
21应急领导小组
突发事故、事件综合应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