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点上,是全文的主体。2提问:“蒋氏大戚,则久已病矣”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3提问:文章接下去运用对比的写法,用捕蛇之“利”来反衬赋敛之毒,试分析是怎样进行对比的?学生思考、讨论。(用图表表示)明确:回顾过去,则以乡邻们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能“以捕蛇独存”作对比;谈到现在,则以悍吏来乡索租跟自己“弛然而卧”作对比(图表见“板书设计”)4理解“互文”的修辞手法(复习已学过的“互文”的句子)“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译为: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5完成“辨析比较”题三、四。第三题有些常用词在特定的语境中都有特定的含义。试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各组句中的加点字。第四题辨析“乎”和“而”的多种用法:1下面四句话中,“乎”的用法有什么异同?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语气助词“呢”)②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语气助词“吧”)③吾尝疑乎是(介词“对”)④等死,列国可乎(语气助词“吗”)2“而”在两个词语中间,可以表示前后词语的并列、承接、转折和修饰等关系。试指出下面各句中的“而”各表示哪一种关系。①黑质而白章(并列)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承接)③吾恂恂而起(修饰)④人不知而不愠(转折)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修饰)6总结:第4段通过蒋氏申述不愿换差事的理由,深刻揭露了统台者横征暴敛的罪恶。在层层衬托,反复对比中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旨,并为下文议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根据。指导学生朗读第4段,体会其中的感情。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四、布置作业。1翻译4、5段并背诵。2用符号表示文章结构层次。3总结“说”这一文体的特点。4完成课后“理解积累”题五、六。【附】板书设计一、写永州之人争捕异蛇的原因“当其租入”。二、叙述蒋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惨遭遇。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