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纵横,村庄、人口较为密集,路网发达,软土广泛分布。互通内京珠高速公路呈北南走向,清河大道呈东西走向,两路基本正交。清和大道是番禺市至莲花山港口的城市主干道,交通量较大,互通采用双喇叭型式。本标段范围为K17900~K19700,全长1800m;被交道清河大道起讫桩号为PK0160~PK1000,全长840m;互通内共设匝道9条,全长4257053m;桥梁8座,总长1746115m;涵洞7道;通道4处。
第2节工程施工地理、地质、水文气象条件
1、地形、地貌路线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北越珠江干道,南临蕉门水道,东为狮子洋,西接广州市番禺区。
f地形为近海水网平原区,河道纵横,水系发达,区内河流密集呈网状,形态顺直。河道之间为稻田,鱼塘、蕉园和其他经济作物。2、地质本标段位于平原水网区的最北部,区内河流密集呈网状,河道之间为稻田、鱼塘、蕉园和其它经济作物。软土为主要不良地质问题,呈大面积连续分布,累计分布长度为3248m(包括互通匝道)。软土埋深较浅,横向及纵向上软土厚度、性质、下伏土层变化不大,其厚度一般为3~7m,局部地段达10m以上,下伏层一般为粘性土层,局部为砂层。同时本标段软土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含水量高、压缩性较大、强度低、孔隙比大、固结系数一般为104cm2s量级、渗透系数一般为106cm2s量级。3、气象水文本标段位于广东省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濒临南海,气候上具有热带、副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同时具有海洋气候的色彩。总的情况是高温多雨,夏季多台风,冬季有寒潮。本标段地下水水位埋深03~10m,一般05m。含水层为淤泥、淤泥质亚粘土及其下部的中细砂、砾卵石层,含水量417~808,最高达104。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因地处近海平原,水网密布,地下径流微弱,仅在稻田鱼塘及河道处渗出,成为饮用水水源。其水无碱度,可作施工用水。
第3节主要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120kmh。2、设计车辆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3、路幅宽度:双向6车道,路基宽35m。整体式路基断面组成为:45m(中间分隔带)2×3×375m行车道2×325m(硬路肩)2×075m(土路肩)。本标段无分离式路基。整体式断面和分离式断面的桥梁均采用上、下行两幅桥,桥宽度为2×17m,其中护栏宽2×2×05m,桥面净宽为2×16m,外侧护栏的外缘与路基外缘平齐。整体式断面两幅桥之间的空隙宽度为2×05m。路面横坡:行车道、路缘带和硬路肩均为2,土路肩为4。4、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第4节主要工程量
序号1
项目名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