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课教学反思
章丘第五中学康冬霞
一、教学内容分析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等知识,因此,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是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平台,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等埋下了一个伏笔。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立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为:“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属理解水平,即学生能判断什么是生态系统,为达成这一目标,应当让学生明白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并能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既能: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能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
一的整体。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为教学重点,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的作用及其关系;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是本节的教学难点。三、设计思路1、通过一段有趣的动画来引出新课。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在
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本课,同时,举一反三,在简单的生态系统中找出生态系统的共性,即生态系统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举例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概念的归纳能力。
2、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则由自制的生态瓶分析探究入手,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分类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环境,最后再引回到生态系统的组成上。
3、有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阐述,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依然采取多媒体这一直观手段,让学生能进一步去感知,并获得认同。
4、角色扮演是课堂上给学生随机分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并把主题设定为“我最重要”,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
f5、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很容易蜻蜓点水般的学习。因此,在这里,就要求教师深挖教材,拓展学生的视野。
本节课的思路比较清晰,在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中,重点强调概念中应该
注意的3个关键点,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让学生举例,加以简单了解。在生态
系统的结构中,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对比,引导学生归纳出生态系统的成分。生
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作用及其关系;引导学生总结一条完整的食物链需
要包括的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