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的复原。所以该时间存在两次自身对照,第一次是自然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对照,第二次是复原后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对照。②观察质壁分离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细胞因长时间处于失水状态而死亡,影响对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观察。4、实验结果: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5、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内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6、植物体的两种吸水方式:⑴吸胀吸水(未形成大液泡)如:干种子和根尖分生区细胞⑵渗透吸水(具有中央大液泡)如:根尖成熟区细胞注意:质壁分离能说明的问题:判断细胞的死活、测定细胞内外的浓度以及细胞膜的伸缩性。7、质壁分离后的三种“复原”情况分析:①不能复原:所用外界溶液浓度过大或有毒性,使细胞在实验过程中因过度失水而死亡;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使细胞长时间缺水而死亡。②需将外界溶液置换成清水(或低浓度溶液)才能复原:因为质壁分离实验所用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不被植物细胞吸收,如蔗糖。
2424
f③可以自动复原:因为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可被植物细胞主动吸收,如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葡萄糖溶液、尿素溶液等。(自动复原的原因可分为两方面,一是植物细胞在失水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升高;另一方面是植物细胞可主动吸收外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使细胞液浓度进一步升高,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进入细胞的水分子多于从细胞出去的水分子,所以发生自动复原)。
8、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①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具有生物活性。②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③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④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⑤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⑴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进出细胞。⑵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需借助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的扩散方式。
2、转运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发生自身
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3、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比较:
强调:水分进入细胞有协助扩散(主要)和自由扩散(次要)两种方式。
2525
f第二节主动运输和胞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