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场所,则应采取防水地面、墙壁、顶棚和构件,并用水冲洗的方法清理积尘。严谨用吹扫方式清扫积尘。
通风除尘设施,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全面通风或局部机械通风除尘装置。
防毒技术措施:通风排毒设施,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仍然存在有毒物质逸散且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必要的机械通风排毒、净化装置,是作业场所有毒物质浓度控制到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以下。
机械通风排毒方法主要有全面通风换气、局部排风、局部送风三种。
防噪声技术措施:采用降低噪声工艺及设备、合理平面布置、隔声、消声、吸声和隔振降噪音等综合技术措施,控制噪音危害。
减少冲击性工艺和高压气体排放工艺,尽可能以焊代铆、以液压带气压,物料运输中避免大落差和直接冲击。
防振动技术措施:从工艺上消除或减少振动源是预防振动危害最根本的措施,用油压机或水压机代替气锤、以电焊代替铆焊接等。在振动源控制的基础上,对厂房的设计和设备的布局需采取减振措施,如采取安装减振支架、减振垫层等工程措施。另外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应设隔振沟。
10
f职业危害因素的告知一是制度告知,按照规定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是合同告知,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缴纳保险费。从业人员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向从业人员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三是厂区设置告知栏,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四是体检结果必须当面告知本人。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