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砂浆地面起砂原因及处理方法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操作、使用材质等问题,造成水泥地面起砂现象时有发生,给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防止和处理水泥地面起砂,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近年来所施工工程的起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关键词水泥地面起砂原因处理方法abstracti
thee
gi
eeri
gco
structio
becauseoftheco
structio
operatio
a
dusematerialstheresometimesappearsdusti
gi
theceme
tfloorwhichcausessomeeffecttotheprojectqualityhowtopreve
ta
dha
dlethedusti
gi
theceme
tfloorisco
cer
edproblembypeoplethispapera
alysesthedusti
gcausesi
e
gi
eeri
gco
structio
i
rece
tyearsa
dputsforwardthecorrectprocessi
gmethodskeywordsceme
tfloordusti
gcausesprocessi
gmethods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引言现阶段在我国普通工业与民用的建筑中,建筑的地面经常采用水泥砂浆面层,水泥砂浆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并具有传统做法的地面。在建筑的施工中因受到水灰比例、原材料的搭配和工人施工的
f工艺等方面的影响,地面起砂现象已成为严重的质量通病。如何防止和处理地面起砂,将质量通病彻底消除在萌芽状态,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起砂原因分析1、原材料问题11水泥:采用了标号比较低的水泥,过期结块水泥、受潮结块水泥、或采用了不宜做地面的品种水泥,这些水泥活性差,影响了地面强度。12砂子:采用了细砂粉,该砂拌和时需水量大、水灰比大,降低了水泥砂浆的强度。或采用了含泥量过大的砂子,影响了水泥与砂子的粘结力。2、水灰比问题正常水化作用,水泥需水量为20~25,实际施工中水灰比都大于025,现场常用水灰比为05,造成面层强度降低和结构不紧实,引起地面起砂。3、搅拌不均匀砂浆搅拌不均匀,砂浆收缩时浇水,吃水不一,水分过多处容易出现起砂、脱皮现象。4、压光时间掌握不当没有熟悉水泥硬化的基本原理,安排的工序不当或底层较干或较湿等,导致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
f41压光时间过早,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才开始进行,游离水分还比较多,不利于消除表面孔隙和气泡等缺陷,且会使表面扰动,消弱水泥砂浆面层强度。
42压光时间过迟,水泥的胶凝体已经形成硬化,表面较干,表面层的毛细孔及抹痕没有办法去掉,硬性压光极易损伤表面的强度和抗磨性能。
43施工人员为了操作方便,洒水湿润并强行抹压,造成地面内部结构破坏,强度降低,导致起砂。
5、养护问题51水泥地面,一般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