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幼儿数概念形成的三个阶段
作者:许娜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2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幼儿;数概念;
实物;图片;符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4)
21005501
要促使幼儿形成数概念,需要尊重幼儿智力发展的规律。一般孩子,2岁半就有实物数量的模糊概念;到3岁可以懂得“2”的意思,产生数概念的雏形意识;到3岁半才能理解“5”之内的数量关系,认识数概念图片表征;到4岁时,能够认知“10”之内数量关系,实现从实物、图片到符号表征的转变。在幼儿数概念建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数量认知,先让幼儿感受数的存在,然后建立数量多少意识,最终从表象向抽象数字符号过渡,真正形成数概念。
一、实物表征,构建幼儿“数”的概念雏形
幼儿小班是建立数概念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用实物引导幼儿认识“大小”“多少”,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幼儿入园之前大多都会“数数”,从1到9背诵很熟练。这样的“数数”基本属于死记硬背下来的“歌谣”数字,与真正意义上数的概念还有本质区别。通过让幼儿数玩具、数人口、数房子等,让1到10和实物形成对应关系,幼儿心目中的“数”概念就会渐渐清晰起来。“多和少”应该是幼儿最先建立起的数概念,幼儿在分玩具和食物时,对“多少”关注最多。教师不妨从“多”和“少”入手,让幼儿感知数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幼儿对数的敏感度。
二、图片表征,实现幼儿“数”的概念过渡
幼儿数概念形成的第二个阶段是图片表征认知。所谓图片表征,是指幼儿可以用比较抽象的事物图片来表示另一类具体的事物。也就是用图示的方式将图片与实物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应该是幼儿数概念的第一次升级,这个数概念的成功过渡,对幼儿建立抽象数概念奠定基础。一个人用一个圆圈表示,一块点心用一个小点表示,一个房子用一个方块表示,这些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都属于图片表征,这很像人类建立数概念之初用划线、系绳计数一样,让数脱离实物,幼儿思维自然也会发生一些改变。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对数的概念已经过渡到图片表征了,在进行相关训练时,要注意图片的可变性认知。小圆点可以表示人、玩具、花草,图片和实物一一对应关系由“死对”变为“活对”了。幼儿心目中的数概念就会“活”起来,认识数概念过程则呈现动态。图片从实物替代中抽象出来,图片表征体系真正建立。如教师问幼儿家里都有谁,让幼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