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针对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幼儿的年龄特
点,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以下进餐行为习惯
的养成教育。
(1)、卫生进餐(饭前用香皂洗手、洗脸、饭后漱口、擦脸,不拥挤、不打闹、不
玩水、认真清洗,保持桌面清洁)。
⑵、健康进餐(不厌食,愉快的进餐。不挑食,细嚼慢咽地吃完自己小碗中的饭菜)。
(3)、礼貌进餐(不大声喧哗、不让餐具碰撞发出过大的响声、不敲碗筷、正确使
用餐具、不用手抓饭、用餐后餐具物品分类放到指定的盆中)
2、直观性原则:
孩子善于模仿,特别是对于身边的人,例如家中的父母、幼儿园的老师,大人的举止
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孩子,所以作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我们要无时无刻注意自己的举止。
3、反复性原则: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
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疲劳以至于忽视,从而使坏习惯卷土重来。
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基本上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所以需要成人
的提示和帮助。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关键在于“渗透”和“坚持”。教师要把培
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于孩子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内容要具
体化、生活化,可操作。为幼儿制订一个生活日程表,从小就依照一定的时间进食、睡眠、
活动,为以后的良好生活习惯打下基础。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一方面要进行教育,另一方
f面,更要孩子每天做到。光说不练是没有用的。孩子的意志力较差,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
任感,并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在培养孩子讲卫生的
习惯时,就要养成孩子每次上玩厕所要洗手,吃东西前要洗手的习惯,刚开始时,孩子们
肯定不会很自觉,但相信经过大人的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就会养成
勤洗手地好习惯。
4一致性原则
家庭是幼儿第一学校,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学校的培养,更离不开家庭的
熏陶。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需要成人在教育上要求一致,不仅做到家园要求
一致,更要做到家长一致要求。特别是几代同堂的家庭,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当父母
严格要求时,奶奶却说:
“就这么一个孩子,从小让
他干这干那,于心何忍。”父母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爷爷说了:
“孩子
还小。动作慢,还是我来做好了。”长时间这样,孩子自然遇到困难就找救星,还有的孩
子上幼儿园后,在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