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姓名年级学科张丽娟高二语文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工作单位教材版本廊坊十二中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诗歌。这些诗歌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那么,我们如何穿越时空去理解那些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呢?大家是不是有很多的疑惑?本单元就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包含的意蕴美和情感美。孟子提出了欣赏诗歌的两个基本方法:“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读者以“己意”去“逆”作品之“志”。也就是说,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是说在欣赏、吟咏古人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背景,特别是和要鉴赏的诗歌作品创作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作者的影响,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内心世界。需要注意的是,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生活阶段的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王国维说:“是故由其事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掌握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两种诗歌鉴赏的方法,先认真全面地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人生境遇,再置身其中,仔细揣摩、体会作者的感受,辅以一定的文学、文化常识,鉴赏诗歌并非难事。
二、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2.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学习重点:1、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2、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f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很肤浅,没有欣赏鉴读诗歌所应有的知识和理论储备。但是,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他们已经零零散散的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此时,给予他们一定的理论指导,学生乐于接受。四、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前预习检测1、阅读王之涣《凉州词》,总结本诗的主旨(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结合所学,总结陶渊明、杜甫、李白、辛弃疾、陆游等诗人的生平为人及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