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数学教学目标确定的几点看法
作者:陈忠来源:《读写算》2010年第08期
落实课程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已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在教育部制订颁发的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里明确将课程目标定为了三个部分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在过程中获得学习方法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领域不可有所偏废而在具体的每节课中教学耳标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求教师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在感知数学、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不能以具体内容标准来直接代替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应依据课程目标、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目标。如果按照过去的观点老师应主要根据教材和教参确定教学目标。这样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无法顾及到的。以新课程理念来看这种教学目标的设定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依粼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而且设定的过程固然应该考虑教科书提供的内容身及其所能训练的数学能力体系但是更应该考虑学生的状况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