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
简答题
1.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都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作用的辩证发展过程,那么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策略如下: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2.简述学习教育学原理的实践意义。1)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学观。2)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3)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4)教育原理可以为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具有深化和奠基的作用。3.如何形成和培养班集体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简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他们对新课程实施认识不足,对教材适应性较差。2)教师的指导培训有待加强。教学方式的实质性的东西理解不到位,形式简单模仿,教学实效性较差。3)课程资源不足,许多学校由于缺少必备的教学设施和课程资源,老师手头资料少,使诸如探究学习等内容教学不能很好地进行,另外教具也受限制,配套的教学资料不仅少,甚至出现脱节的现象。4)评价体系还不健全,对教师的评价,不利于教师张扬教学个性,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更不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基本素质及其成长过程。5.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1)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6.课程目标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时限性。即课程目标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互联系,不是对所有教育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2)具体性。即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