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和要求,形成在管理体制、权利设置、程序控制、奖惩激励四个环节全过程的制约因素。并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例会,重点问题重点分析,专项议题随时讨论,使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分析研究渠道畅通。供电企业应根据线损理论计算值、历年线损完成情况,稳步下降的原则,下达企业的年度综合线损指标,并且科学、合理地分解线损指标,及时按照月、季、年对线损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实行动态管理并严格考核。形成降损措施迅速落实,快捷、高效的管理体系,保证了线损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三)、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的关系对照线损产生的原因,降损的手段可分为管理降损和技术降损。技术降损措施得当可以带动理论线损值的降低,管理降损措施得当可以促使实际线损值向理论线损值逼近,由此可见技术降损与管理降损对县级供电企业线损效益同等重要。一般而言技术降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优化电压等级、改善网络结构、缩短供电半径、优化无功配置等方式来达到降压的目的;而管理降损一般资金投入量较小,通过加强管理,减少供电环节人为因素造成的“跑、冒、滴、漏”电量损失来达到降损的目的。既然技术降损与管理降损有区别,那么是否可以使两者处于游离状态,答案必定是否定的。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是降损管理过程中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管理降损活动需要管理,技术降损活动更加需要管理,否则大量的资金投入将无法见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线损管理就是要通过有效的组织结构、激励机制、控制手段,实现资源有效整合,通过管理措施与技术手段使其更好的为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战略目标服务。
9
f降损节电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既要从微观抓好各个环节具体的降损措施,又要从宏观上加强管理:从上到下建立起有技术负责人参加的线损管理队伍,定期进行线损分析,及时制定降损措施实施计划;搞好线损理论计算工作,推广理论线损在线测量,及时掌握网损分布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网损率计划指标,实行逐级考核,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搞好电网规划设计和电网改造工作,使网络布局趋于合理,运行处于经济状态;加强计量管理,落实有关规程。
虽然降低损耗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我们不应盲目模仿,而应按照具体要求来采取不同的降损措施。
10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