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头模板上,先安装一端,浇筑混凝土时另一端用箱形模板保护,固定时只能在止水带的允许的部位上穿孔打洞,不得损坏止水带本体部分。②固定止水带时,防止止水带偏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③止水带定位时,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得使其翻滚、扭结,有扭结现象及时进行调正。④中埋式注浆止水带采用合成树脂类PVC止水带,止水带的宽度为35cm,注浆止水带采用热熔对接法连接,同时应保证对接部位注浆管的畅通。对接部位的抗拉强度不小于母材强度的80,要求对接部位接缝严密、不透水。注浆止水带的注浆导管引出间距按设计要求,引出位置以便于后期注浆操作为主,注浆导管进行临时封堵,避免后期施工过程中异物进入堵塞注浆管,注浆导管宜在结构内穿行一段距离后再引出,即注浆导管引出位置距变形缝30cm~40cm。⑤背贴式止水带采用手工焊接工艺热熔粘贴在防水层表面,所有焊接部位均要密实不透水,为保证焊接质量,止水带两侧焊接部位的厚度尽量与防水板厚度相同,区间隧道采用的防水板厚度为15mm,车站主体采用的防水板厚度为20mm,因此背贴式止水带两侧焊接部位的厚度范围为15~3mm,宽度为不宜小于5cm。在止水带两侧的蹼间设置直径为6~8mm的注浆花管,在混凝土浇筑进行注浆,以防止在浇筑和振捣模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止水带受到破坏或者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咬合不密实的现象。⑥在先浇端的主筋上焊接悬臂筋固定挡头板和外侧止水带,止水带置于挡头板中间,挡头板用方木和钢筋固定且位于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同一平面上。在主筋上焊止水带钢筋夹,用铁丝和钢筋将止水带与钢筋夹固定。⑦止水条采用木条预留,将注浆管随同预埋。用焊接于主筋上的短钢筋固定挡头板,挡头板上钉设木板,在木板上钉止水条大小的木条以便混凝土形成止水条预留槽,挡头板上涂抹脱模剂,挡头板必须牢固,且与二次衬砌模板结合严密,确保混凝土施工时不漏浆,先浇侧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拆除挡头板和预嵌木条对混凝土墙面必须进行修整和凿毛。清除混凝土残碴及积水,干燥后用湿固性环氧树脂均匀涂刷槽口混凝土基面,风干后贴带注浆管止水条,并用水泥钉辅助固定,同时将注浆管露出衬砌内表面,并对注浆管的外露孔口进行临时密封,止水条定位后至浇筑下一道混凝土前,应避免长时间被水浸泡。止水条接头处采用对接的方式,即同时在对接部位再粘贴一段止水条,其两端搭接不少于50mm。环向施工缝每20m设置一道。后浇混凝土施工前,在先浇面上均匀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