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物理试卷3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2016海南)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A.18
mB.18mmC.18cmD.18dm【考点】63:长度的估测.【专题】32:定量思想;4H:估算法;5A2: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dm180mm18×108
m左右.故选C.【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
2.(3分)(2016蒙城县一模)小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5cm、236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43cmD.24cm【考点】64:长度的测量.【专题】11:计算题;32:定量思想;49:顺推法;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
f(2)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确定准确值.【解答】解:(1)观察4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265cm与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
(2)物体的长度
≈236cm
故选A.【点评】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测量数值,求剩余正确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这样测量值更接近物体长度的真实值.
3.(3分)(2016宜昌)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的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小华自己B.小华旁边的座位C.窗外的树木D.车内走过的乘务员【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我们说乘客是静止的,选定的参照物必须和乘客位置没有变化.【解答】解:A、研究小华的运动状态,不能选择小华自己作为参照物.故A不符合题意;B、相对于小华旁边的座位,小华的位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