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RNA干扰的研究进展
摘要:RNA干扰(RNAi
terfere
ce,RNAi)是一种由双链RNA诱发的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现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基因表达调节新机制。RNAi广泛存在于真菌、植物和动物中,这种调控可以由siRNA、shRNA及miRNA等小分子RNA参与。在此主要对RNAi的研究进展如背景、分子调控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关键词:RNA干扰;小分子RNA;研究进展200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A
drewZFire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CraigCMello分别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RNAi
terfere
ce,RNAi)现象,即用双链RNA使基因沉默(RNAi
terfere
cege
esile
ci
gbydoublestra
dedRNA)。自发现RNAi现象至2006年的8年间,在PubMed网站上能搜索到的有关RNAi的文章已经达到8900多篇,可见,从RNA干扰理论提出到现在已经历十余年时间,人们对其机制和应用的研究热情始终没有冷却。为了加深对该技术的了解与追踪,本文主要对RNAi的发现、作用机制、应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1RNAi的发现RNA干扰是一种在进化过程中存在的高度保守、由双链RNA分子(doublestra
dedRNA,dsRNA)诱发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基因转录后沉默现象(posttra
scriptio
alge
esile
ci
g,PTGS)。1990年初,科学家在向矮牵牛花导入能使花卉变得更鲜艳的查尔酮基因后,结果却发现,一些花的颜色不但没有变鲜艳反而被“漂白”了。这种过度表达内源基因而引发的基因沉默的现象当时被称为共阻遏。1998年Fire等在向线虫中分别导入正义、反义和双链RNA同样干扰parl基因表达,结果发现单链反义RNA和双链RNA均能特异性沉默靶基因的表达,双链RNA的效果明显比单链RNA的沉默效果强,于是他们将这种双链RNA抑制基因表达的现象称为RNA干扰(RNAi
terfere
ce,RNAi),把引发RNA干扰现象的RNA分子称为干扰RNA1。此后,RNA干扰这种现象被证明广泛存在于多种真核生物中。2RNAi的作用机制众所周知,RNAi的分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siRNA、shRNA、miRNA,虽然它们在结构上各不相同,但是所有这些分子都具有诱导基因沉默的能力,它们在细胞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3个步骤2:起始阶段:外源性或内源性双链RNA分子被核酸酶Dicer加工剪切成21~25个核苷酸长度的小分子双链。RISC(RNAi
ducedsile
ci
gcomplex)的组装:产生的小分子双链RNA
f中其中一条链与相关的蛋白(主要是Argo
aute蛋白)组装形成具有活性的沉默复合体RISC。效应阶段:组装形成的具有活性的RISC作用于与其上的单链小分子RNA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