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挑衅、殴打。前两天,听说几位外地商人大白天地在当地餐馆,就遭到陌生人的抢劫和刺杀,尽管我很震惊,但也见怪不怪了。农村,难不成是社会动乱的导火索?还是国家中的独立王国?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农村最初形成打工经济,一部分50年代优秀青年通过外出打工增长了技能,开阔了视野,成长为农村出身的个体经济的领头兵,随后他们积累了一定财富和城市发展经验,在地市级城市,甚至大城市购买了房产,成为第一批城镇化的人,经过30多年的发展,第二批(60年代),第三批(70年代),第四批(80年代)的农村优秀青年人也基本完成了城镇化的过程,然而,伴随城镇化的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农业人口的组成发生了质的变化,“妇女、老人、小孩”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有的地方农村人口甚至
f主要是“老人和小孩”!生产人员素质的下降,造成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伴随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一个个“1号文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城镇化人口个人私自的“农村土地流转”开始蔓延,依托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生产又出现新的转机,当你在农村种植50亩以上的农田也可以取得58万一年的收入,各地农业生产出现规模化的趋势,30多年的农村土地“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面临被彻底打破的趋势,土地流转加剧,中国新一代农场主产生,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迅速,目前各地种植50亩以上的新农民发展迅速。他们主要是长期在农村生产未进行城镇化的新型农民,这就解决了老龄化对生产影响的问题。但这时又出现一个巨大的新问题,还有一大部分小生产的农民在规模化生产的浪潮下将面临破产!他们该何去何处呢?!
此外,随着打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剧,由于农村儿童教育问题凸显,表现在“留守儿童”问题,不少地方由于上学适龄儿童数量的减少,不少村级小学和镇级初中和县级高中撤销,他们的教育资源严重缩减,特别是小学上学难成了新的问题,本地小学生每天必须去10几里外的镇小学上学,而镇小学因缺乏住宿条件,小学生家长就不得不每天为孩子上学起早贪黑。通常他们必须在5点钟起床,吃完饭,走上一段路(远的要2公里)保证在6点30将孩子送到指定乘车地点,然后坐上破旧的公共班车去镇上,下午再去指定停车站点接孩子回家,为了孩子的教育,他们饱受折腾!伴随大学扩招,上大学变得容易,大学生已经严重贬值,要在城市中站住脚,出身农村的大学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他们通常生活在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