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城镇化建设的历程
一)广东城镇化发展阶段1起步发展时期(1949一1957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发展。这一时期饱受战火创伤的很多城镇都得到了初步的发展。1949年广东省总人口为2782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3746万,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57。1952年广东省总人口为29104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1293万,占总人口的176。随后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也进一步发展。到1957年,广东省总人口为33017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9713万,占总人口的181。如果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来衡量,这一时期,广东省城镇化的发展是正常的,保持了稳步上升的势头。2曲折发展时期(19571966年)1958年“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左”的指导思想作用下,提出“超过英国”、“赶上美国,,等不切实际的口号,一时间全国大办工业,大炼钢铁,大量农村劳动力被组织进城,促使城市人口快速增长。19581960年,广东省非农业人口平均递增118,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22。俗语说:欲速则不达,这种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的发展模式,很快显现了严重的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再加上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迫使国家进行经济调整,大批项目停建,大量城市职工被迫还乡。到了1965年,广东省非农业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1年减少了们6万,人口城镇化率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下降到176。
1
f3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8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长达十年的动乱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城镇化的进程也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到1978年底户籍总人口50641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82323万,城市化率为163。4健康发展时期(1978至今)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战略决策,随后党和政府集中精力投人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得益于率先改革开放,广东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也迈人健康发展的轨道。这突出地表现于三个方面:1城市数量的快速增加。改革开放后,广东省城市数量增长较快。
1978年,广东省只有10个市,地级市8个,县级市及以下城镇142个。截至2012年,广东省有地级市21个,县级市23个,县39个,民族自治县3个,市辖区56个,市辖镇1131个,其中乡11个,民族乡7个,街道444个。2城镇面积迅速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城市面积都很小。随着
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