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市区面积和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1985年,广东省17个城市(9个地级市,8个县级市)市区土地面积1642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7,建成区483平方公里。201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土地面积达到3252295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1,建成区面积更是扩展到334533平方公里。
2
f3城市人口急剧扩张。根据2013年《广东统计年鉴》的数据,1978年,广东省户籍总人口50641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82323万。到了2012年底,广东省户籍总人口863589万,比1978年净增加357174万,增长了7053。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50496万,比1978年净增加368173万,增长了4472。由此可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省的城镇人口急剧扩张,人口城镇化取得非常显著的进展。二)广东城镇化的特点1城镇化率处于领先水平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674,居全国前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由单体向群体化发展,由散点状态向相互连接的空间集聚形态发展。珠三角城市群初步形成。它包括一个特大城市广州,一个大城市深圳,12个中等城市和11个小城市以及数百个建制镇。随着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经贸往来的日益紧密和一体化的发展,粤港澳将组建一个世界性的城市群。城市群的发展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巨大。它可能会推动广东省乃至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城镇化进程。2城市经济结构日趋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2012年广东省人均GDP为54095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8570美元。根据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一赛尔昆的多国模型,广东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发达的阶段。根据这一模型,人均GDP560~1120美元为工业化初期,人均GDP11202100
3
f美元为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2100~3360美元为工业化成熟期,人均GDP33605040美元为工业化发达阶段。产业结构是衡量经济城镇化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一方面,广东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广东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1980年为332414257;1990年为247395358;2000年为92465443;2010年为50504446;2012年,广东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0488462。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为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等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第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