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于边际成本为界,即衡量该计量模式所提供的信息能获得的效益是否大于或能否补偿为提供信息所需付出的成本代价,以免得不偿失。(3)补充财务报告的所规定内容新的基本准则应该增加对披露的关注,补充关于披露问题的条款规定,从而与信质量特征中新增的“充分披露”要求相呼应。此外,关于报表的编列方式、编制依据及合并报表的定义、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的关系等问题也应该在基本准则中进行原则性、概念性的规定。
32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建议
前文已述,由于我国的现时国情和会计环境,我国在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采取了“两步走”的方针。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其中的第一步,即修订、完善基本准则,将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内化于基本准则之中,采用基本准则的形式来体现概念框架的实质,将新的基本准则当作是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然而,概念框架是一种具有指南作用和共识性的实用的会计理论。因此,最符合其本质的表现形式只能是会计理论和共同的会计理念。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框架除了深入、系统地揭示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外,还需要相应的表现形式来加强其理论效果,这些表现形式包括理论的推理、结构图形的巧妙运用、类比与比喻的措辞选择等。只有实质与形式相统一,才能避免出现上一节所提到的由于形式与实质不统一而产生的缺乏逻辑性、独立性、开放性、灵活性等问题,从而更好的发挥概念框架的积极作用。因此,我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工作不能就此结束,在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后,仍然需要在以下诸多方面继续努力完善,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将基本准则转化为更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完成“两步走”方针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第二步。(1)加大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力度
我国现阶段构建概念框架选择“两步走”的形式转换策略,而非一步到
14
f江西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位,其根本瓶颈在于概念框架理论研究的不足。为此,理论界要加大研究力度,积极寻求符合我国会计环境的概念框架。准则制定部门应积极推动相关理论研究的公开讨论,在逐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备忘录,有序推进概念框架的理论研究,为形成共同的会计理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研究成果加以集中整合,形成中国的概念框架草案。随后组织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业内人士就草案展开深入交流与对话,形成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稿。最后,就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符合中国会计环境的概念框架。(2)加强概念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