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e
tedReality)。增强现实简称AR,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或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增强用户对现实世界的感知。VR与AR在用户体验、使用场景与处理器等方面有诸多不同。1)本质区别:虚拟现实是封闭的环境,视觉与外界完全阻隔;增强现实是开放的环境,除了看到虚拟的增量信息之外,还能看到真实世界的景象。
第4页
f2015年虚拟现实行业分析报告
2)直观体验:虚拟现实把使用者完全投入到虚拟世界之中,而增强现实把虚拟现实叠加到现实世界。3)应用领域:虚拟现实可以被完美的应用在游戏与影视领域;增强现实游戏和电影方面的表现不及虚拟现实。4)使用环境:虚拟现实通常在室内使用,或者固定的位置使用;增强现实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户外场景中。5)处理器:虚拟现实讲求的是逼真,主要做图像处理,GPU要求较高;增强现实主要做逻辑运算处理,需要实时高效的计算,CPU要求较高。2、虚拟现实发展史虽然虚拟现实设备近两年发展迅速,渐渐为人熟知,但其实在半个世纪至今,已经发生了三次VR浪潮:1)第一次源于1960年第一份VR专利被提交;2)第二次始于1993年,游戏大厂世嘉推出一款虚拟现实游戏;3)第三次则开始于2014年,其标志为Facebook作价20亿美金收购Oculus,至此全球范围内的VR浪潮兴起。3、硬件水平成熟,虚拟现实行业整装待发
第5页
f2015年虚拟现实行业分析报告
硬件突飞猛进打造极致沉浸感,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启动。随着硬件的发展,虚拟现实设备使用期间眩晕的问题已经得到很好解决,主要原因是硬件在分辨率、视场角和延时三方面得到改善。1)分辨率:为防止屏幕出现马赛克,单眼分辨率至少1K×1K级别,如果双眼看同一块屏幕需要达到2K1K的分辨率,而目前2K屏幕已成主流,4K屏幕指日可待,高清屏幕保证良好的显示效果。2)视场角:视场角需要大于90度才能形成全视野的覆盖,目前主流设备视场角均在110度左右。3)延迟:眩晕的主要原因为使用者动作发生时到设备呈现对应图像的时间差过大,随着处理器性能的攀升,尤其是骁龙820处理器的出现,使得设备能够完成对高分辨率与广视角的屏幕完成90Hz左右的刷新率(基本要求是75Hz),大大降低系统延时,缓解眩晕感。
二、虚拟现实产品形态雏形初现,整条产业链逐渐打通
VR产品形态分为三大要素,即硬件、软件与平台,直观上可以与手机生态中的产品进行类比。1、硬件:头盔眼镜是基础,个性化的终端设备层出不穷主流设备:头盔。
第6页
f2015年虚拟现实行业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