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实验法、
学科
物理
年级八年级教学形式讨论法、
探究法
教师
刘平
单位
韶关市第十三中学
课题名称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情分析
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经过机械运动这一章教材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对物理的学习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接触声现象,让学生在探究物理现象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对于声音产生的问题,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与振动有关的体会”,并且在小学自然课中也已涉及过,所以本节开始即以“呱呱坠地”创造出声音的情景,让学生从好奇心出发,进而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引入新课。在教学中充分体验与自然科学有关的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真正理解科学和规律的含义。着重强化过程,简化概念,着眼于用逐渐渗透的方式使学生领悟概念的形成及内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a.通过实验和观察,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b.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究方法。
f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b.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c.在教学中适时进行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一)、通过“呱呱坠地”这个词语引入新课,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声与我们的联系有多么的密切,也让学生再次了解“物理来源生活,物理高于生活,物理服务生活”这个理念。进而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二)、让学生用教材27页图211的装置研究声音的产生,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产生声音,例如:直尺、桌面、课本等等。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归纳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多数学生不能准确表达出“振动”这个关键字眼。作为教师要利用教材27页图21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