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的快速发展,某景区附近的农民纷纷抛弃农田到收入更高的景区
工作,从而导致大量农田荒芜。这说明旅游业的发展会造成旅游目的地
A.物价上涨
B.原有产业结构失衡
C.农民失业
D.产生宾主矛盾
19.中国边境旅游开始于辽宁省的
A.丹东市
B.沈阳市
C.鞍山市
D.铁岭市
20.下列不属于旅游资源特点的是
旅游类基础课试题卷第2页(共7页)
fA.多样性
B.吸引性
C.可移动性
D.可观赏性
21.通常所讲的“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
A.应激
B.激情
C.热情
D.心境
22.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说明人际关系受的影响。
A.空间距离因素
B.交往频率因素
C.相似因素
D.互补因素
23.正常人看到蛇,就会感到恐惧,而盲人看不到蛇,就不会觉得害怕。这说明
A.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B.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人的心理具有选择性
D.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24.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马斯洛
D.罗杰斯
25.当泰山被周围的云雾遮住时,人们依然能够感知泰山的雄伟和壮丽。这是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恒常性
26.
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激情
27.旅游者入住饭店后,希望客房是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不会有外人打扰。这
是旅游者
A.求整洁干净的心理需求
B.求环境舒适的心理需求
C.求隐秘安全的心理需求
D.求信任尊重的心理需求
28.旅游者喜欢故地重游,去较熟悉的旅游景区。
A.胆汁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粘液质
29.寂静的夜晚,钟表指针走动时的声音十分清晰,但人们也能入睡。这是
A.感觉的适应性
B.感觉的相互作用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30.下列交往形式中,不属于平行性交往的是
A.成人型对成人型交往
B.家长型对家长型交往
C.家长型对幼儿型交往
D.幼儿型对家长型交往
31.前往敦煌参观古代石窟的旅游者往往带着欣赏石刻艺术、壁画的目的。这是
为了满足其的需要。
A.探险
B.认知
C.追求美和艺术
D.娱乐
旅游类基础课试题卷第3页(共7页)
f32.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结果,遗忘发展的规律是
A.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B.先快后慢、先少后多
C.先慢后快、先少后多
D.先慢后快、先多后少
33.游客通过导游对人文景点的历史背景、历史故事等的介绍记住该景点。这属于
A.机械记忆
B.形象记忆
C.理解记忆
D.情绪记忆
34.
旅游者做事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