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矿坑涌水关系不大;后者主要赋存与矿区出露最广的千枚岩地层中,与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关系密切。拟定的矿山开发方案如下:1、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规模5000td。2、露天采场采坑最终占地面积为503hm2,坑底标高192m,坑口标高72m。采坑废石和矿石均采用汽车运输方式分别送往废石场和选矿厂。采坑废水通过管道送往废石场废水调节库。3、选矿厂设粗碎站、破碎车间、磨浮车间、脱水车间和尾矿输送系统等设施。矿石经破碎、球磨和浮选加工后得铜精矿、硫精矿产品,产生的尾矿以尾矿浆(固体浓度25)的形式,通过沿地表铺设的压力管道输送至3km外的尾矿库,尾矿浆输送环节可能发生管道破裂尾矿浆泄漏事故。4、废石场位于露天采场北侧的沟谷,占地面积1259hm2,总库容1400×104m3,设拦挡坝、废水调节库(位于拦挡坝下游)和废水处理站等设施。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5、尾矿库位于露天采场西北面16km处的沟谷,占地面积99hm2,总库容3131×104m3。尾矿浆在尾矿库澄清,尾矿库溢流清水优先经回水泵站回用于选矿厂,剩余部分经处理达标后外排。问题:1、指出影响采坑废水产生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减少产生量的具体措施。2、给出废石场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和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案。3、针对尾矿库输送环节可能的泄漏事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4、给出废石场(含废水调节库)地下水污染监控监测点布设要求。
f2012年《案例分析》真题
第五题公路改扩建
某地拟对现有一条三级公路进行改扩建。现有公路全长820km。所在地区为丘陵山区,森林覆盖率约40,沿线分布有旱地、人工林、灌木林、草地和其他用地。公路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有A镇、10个村庄和2所小学(B小学和C小学)。A镇现有房屋结构为平房,沿公路分布在公路两侧300m长度的范围内。房屋距公路红线10m~20m不等;B小学位于公路一侧,有两排4栋与公路平行的平房教室,临路第一排教室与公路之间无阻挡物,距公路红线450m,受现有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公路沿途有1座中型桥和5座小型桥,中型桥跨越X河,桥址下游10km处有鱼类自然保护区。改扩建工程拟将现有公路改扩建为一级公路。基本沿现有公路单侧或双侧拓宽,局部改移路段累计长约82km。改扩建后公路全长780km。路基平均高度05m。其中,考虑到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改扩建公路不再穿行A镇,改从A镇外侧绕行。在途径B小学路段,为不占用基本农田,公路向小学一侧拓宽,路基平均高度03m;拟在跨X河中型桥原址上游800m处新建一座跨越X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