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案
石桥镇拱齐小学王三林
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收集交流中外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在收集与交流的过程中培
养学生爱科学、爱创造的情感和动手、动脑能力。2、对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法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潜力。
3、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二、活动时间:一个月左右三、活动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收集古今中外发明家、科学家的故事一、导入:
陶行知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从小树立勇于创造的精神,在创造的天地里越飞越高。二、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三、学生自己设计,将收集到的科学家、发明家的有关信息制作成卡片好朋友。
第二阶段:结合生活实践,学习发明创造的技法一、谈话导入:
前一阶段我们通过阅读并交流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激发了大家发明创造的兴趣,但是有了创造的兴趣并不等于创造,我们还应掌握前人总结的创造技法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二、师生共同研究发明创造的基本技法。1、找缺点
教师:顾名思义,就是对已有物品找出不足之处,然后再针对这些缺点进行改进。30年前,日本人鬼冢喜八郎针对日本篮球鞋容易打滑这个缺点,把运动鞋的平底改成凹底,解决了篮球鞋打滑的问题。鬼冢喜八郎的这种发明方法称为缺点列举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使用起来不顺手,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想想改进的办法。2、启发法
f教师:启发是从其它事物中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很多事物都可能有启发作用。例如:飞鸟启发飞机的发明,木梳启发插秧机的发明。在你搜集的发明故事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3、组合法教师:组合发明法是两种或几种已有的东西组合起来,使之产生一种新的、
具有更多功能的新物品。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画家海曼是个丢三落四的人,在画画时常找不到橡皮,为此,他不
得不把橡皮用细绳拴在铅笔上。他的一位朋友威廉看到了这一似乎笨拙可笑的做法,于是回去研究设计了橡皮铅笔,并申请了专利,每年可得50万美元的专利费。
4、检核目录法。此法几乎使用于一切领域里的创造活动,因此享有“创造法之母”的美称。
例如我国著名学者许立言、张福奎提出的“发明创造十二法”:(1)加一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加多等。如万吨货轮、摩天大
厦的建造等。(2)减一减: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减轻、减少、省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