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上是古今字,今简化为“采”字。③意义、用法完全不同,类似于“通假字”关系。如:“筑-”,“筑”为乐器,“”为建造,两者本无意义联系,只是同音字。今简化将其合为一“筑”字,有人误为“”是繁体。六、古汉语词的构成:▲词的音节构成:单音词和复音词略▲词的语素构成:单纯词和合成词。仅以复音词为例说明各自的分类。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共分3类。①叠音词:又叫“重言”。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构成,主要是拟声摹状。如:关关雎鸠、车辚辚、伐木丁丁、磨刀霍霍(拟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盈盈公府步、杨柳依依(摹状)。②联绵词:又叫“连语”。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如:流离、参差、仓卒等(双声)仓皇、窈窕、逍遥、荒唐等(叠韵)缤纷、辗转等(双声叠韵)扶摇、狼藉等(非双声叠韵)。③音译外来词:葡萄、浮屠、罗汉、乌孙、琵琶、天竺、刹那、鲜卑、月氏(ròuzh等。2合成词:主指复合词,简称复词。由两个或多个语素构成的词。共分3类8种。①并列式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的语素构成的复词。又可分为3种:A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其词义跟语素义基本相同。如:师旅、封疆、险阻、逾越、愤懑、众庶、货贿等。《报任安书》:“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B偏义复词:由两意义相近、相反或相关语素构成,词义偏于一个语素义,另语素只作陪衬。如:治乱、作息、耳目、异同、园圃、寒暑等。《谏逐客书》:“快耳目者,其秦声也。”C变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关的语素构成,词义不是语素义简单加合,而是产生新的意义。如:春秋、干戈、社稷、寻常、聪明、规矩等。《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f②主从式复词:由两个有主从关系的语素构成。又可分为3种。A偏正复词:两语素有偏正关系。如:东宫、百姓、黔首、布衣、夏至、朱门等。B动宾复词:两语素有动宾关系。如:将军、司令、知县、执事、稽首等。C主谓复词:两语素有主谓关系。如:霜降、月食、御用、公主、锋利、狐疑等。③加缀式复词:(现汉称为附加式合成词)在实语素前或后粘附一虚语素而构成。分为2种。A加前缀的:阿姊、有夏、言采、于役、其凉、薄污等。《韩非五蠹》:“号之曰有巢氏。”B加后缀的:沃若、欣然、沛然、晏如、率尔、铿尔等。《论语乡党》:“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诗小雅裳裳者华》:“乘其四骆,六辔沃若。”七、文史工具书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