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整体性。P8788
知道陆地自然带。P91
说明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P92说明中纬度地区由沿海到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P92说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P93结合山区、河谷、平原等地聚落、交通线的分布特点,说明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80根据有关材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P4849
1使地球上的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联系了四大圈层,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3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和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只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流动)北印度洋上形成季风环流(夏顺冬逆)现今地球大气的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陆地上的化学成分在相当程度上也为生物生命活动所制约;有些沉积岩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陆地生物还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表现: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②自然地理要素
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P96图56低纬度: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中纬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向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
随着海拔的变化,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垂
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①高原地区:聚落分布在河漫滩平原,呈条带状分布,如我国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河谷的聚落分布②山区: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呈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③冲积平原:聚落分布最密集地区,形成沿河或沿海聚落。
影响:①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海拔地区②影响农业的生产活动③影响全球的水循环和水资源
安师大附中4内部资料,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