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患者制动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1.对自伤、可能伤及他人的患者限制其身体或肢体活动,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2.防止患儿过度活动,以利于诊疗操作顺利进行或者防止损伤肢体。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制动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非制动部位的活动能力。2.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3.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制动的必要性,保护具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三、物品准备
1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各棉垫、宽绷带若干、大单两床;2)必要时备垫圈、软枕。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腕带),评估患者。3.洗手,戴口罩。4.遵医嘱备齐制动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松开床尾盖被。5.①头部制动法:采用多种工具(头部固定器、支架、沙袋等)或手法使患者头部处于固定状态;头部制动睡眠时,可在颈部两侧放置沙袋;新生儿可采用凹式枕头制动,2岁以上患者可使用头部固定器,并可与颈椎和头部固定装置一起使用,不宜与真空夹板一起使用。②肢体制动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者踩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者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③肩部制动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④全身制动法:多用于患儿的制动。具体方法是:将大单折成由患儿肩部至踩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至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体后,紧掖于靠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⑤夹板固定法:选择合适的夹板长度、宽度及固定的方式;两块夹板置于患肢的内、外侧,并跨越上、下两关节,夹板下加垫并用绷带或布带固定;观察患者血供情况、夹板固定松紧度及疼痛情况等;可抬高患肢,使其略高于心脏平面。6.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7.密切观察制动部位的皮肤状况。8.酌情垫防压器具。
f9.整理床单位,行相关知识宣教。10.处理用物。11.洗手,取口罩,做好记录。12.操作速度:完成时间7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制动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之理解使用制保护具的重要性、安全性,征得同意方可使用。2.告知患者和家属实施制动中,护士将随时观察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