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挫折的心理学方法应对挫折的心理学办法心理学上所说的挫折,是指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采取的行动受到妨碍而不能克服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情绪反馈,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谁都不是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的,都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失败,乃至饱经风雨和坎坷。一般学习上的困难、工作中的不顺利、同学同志之间的一时误会和磨擦、恋爱中的曲折等,固然会引起不良情绪反馈,但相对而言,这些事情毕竟是区区小事,影响不大。但严重的挫折那么会造成强烈的情绪反馈或者引起紧张、低沉、焦虑、惆怅、沮丧、忧伤、悲观、绝望等消极心态。长期下去,这些消极恶劣的情绪得不到打消或缓解,就会直接损害身心健康,使人变得低沉颓废,一蹶不振;或愤愤不平,迁怒于人;或冷漠无情,玩世不恭;或导致心理疾病,精神失常,严重者可能轻生自杀、行凶犯罪。青年人大都有远大理想,热情高,但涉世浅、经验少,很容易产生挫折感,他们的感情又较脆弱,不足锻炼、耐力差,遭挫折后很容易产生剧烈的心理冲突,不能自制和自拔。因此,怎样对待逆境、应付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需要我们用行动做出抉择和答复。心理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应付逆境、挫折的方法不外乎以下3点:第一,要正确认识挫折。每个人都应懂得,在人生道路上和现实生活中,由于高考落榜、应聘失败、事业不成、身染痼疾、工作事故、信仰破灭、家庭变故、生离死别、自然灾害,以及政治、经济、种族、宗教、伦理、道德、风俗、民情、传统等等各种客观环境的影响,再加上个人诸多主观条件的限制,随时都会遇到大小、轻重不同的挫折。它是社会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逃避。能认识到这一点,一旦遇到挫折,思想就要有所准备,不致惊慌失措。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一个人一生中经受一些适当的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挫折可以磨砺人的意识,提高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古人说“多难兴才、“人激那么奋就是指的这个道理。反之,一个人如果不经历困难和挫折,一生一帆风顺,就犹如温室里的花卉,经不住人生中的风霜雨雪,很容易被一时的挫折所压垮,这样的人就难以成才,难以有所作为。第二,培养对挫折的耐受力。在挫折面前,每个人的耐受力往往不尽一致,差异较大。有的人即使接连遭受严重挫折,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拼搏进取;有的人稍遇挫折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甚至自寻短见。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