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构建我国地震应急物流系统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陈昭延
提要本文从研究应急物流系统理论基础入手,系统地介绍应急物流的概念、特点;从物流管理方面分析我国现时应急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组织结构和功能体系方面对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结构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构建。关键词:地震;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系统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自然灾害愈加频繁,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逐年上升对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考验。为了及时对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实施营救,有效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必要加大我国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一、应急物流系统的概念
1、应急物流的概念。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所需应急救援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应急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即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和流速外,因为在应急物流过程中通常存在紧迫的需求时间约束,所以应急物流还具有特殊的时间要素。
2、应急物流的特点(1)突发性。应急物流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所以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然性和不可预知性。通常使用的一套物流运行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应急情况下的物流需要,必须要有一套应急的物流机制来组织和实现物流活动。(2)不确定性。应急物流的不确定性源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由于人们无法准确地估计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强度大小、影响范围等各种因素而使应急物流的内容随之变得具有不确定性。(3)非常规性。应急物流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许多平时物流的中间环节将被省略,整个物流流程将表现得更加紧凑、物流机构更加精干,物流行为表现出很浓的非常规色彩。如,在应对汶川地震的救护中为了保证医疗用品的需求,就需要有一个组织精干、权责集中的机构进行统一组织指挥以确保物流活动的协调一致和准确及时。(4)弱经济性。应急物流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急”,在一些重大的险情或事故中,平时物流的经济效益原则将不再作为一个物流活动的中心目标加以考虑,因此应急物流目标具有明显的弱经济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成为一种纯消费性的行为。
f(5)流量的不均衡性。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必须能够将大量的应急物资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快速的运送。(6)政府与市场共同的参与性。由于危机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及人民生活的影响极大,应急管理工作往往伴随着政府和社会的介入,因而应急物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