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5年公需科学习《保密教育系列之网络舆情素养》
第一章网络舆情的基本物特征与社会功能
第一节网络舆情的传播场域
一两级传播与多级传播论
1两级传播论提出者是罗杰斯。
正确
错误
2根据两级传播理论,信息传播的中介环节是
A大众传媒B网络C意见领袖
二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和扩散规律
1网友爆料是网络舆情的唯一源头。
D受众
正确
错误
2网络舆情在演进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反复。
正确
错误
3针对热点话题,网友发表意见的方式不包括()
A新闻跟贴B论坛发贴C新闻发布D微博评论
三议程设置与意见领袖
1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想什么,却可以影响人们怎么想。
正确
错误
2意见领袖决定网络舆情走向。
正确
错误
四大众麦克风时代和两个舆论场
1大众麦克风时代是公众知情权回归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正确错误
2两个舆论场是指党报、党台、党刊、国家通讯社及它们创办的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平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和以民间口头交流,特别是网络自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
正确
错误
3以下哪种方式不利于“打通两个舆论场”()
1
fA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舆情工作B迅速对民意做出回应
C开设政务微博、微信D对意见领袖禁言
五小结
1相对于新兴媒体,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专业的采访报道能力,较高的公信力和对新闻事
实的深度挖掘能力。
正确
错误
2在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中,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互相配合和补充推动舆情发展。
正确
错误
3下列哪项不属于新兴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
A公信力高B参与人数多C传播速度快
D互动性强
第二节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生成机制与演进模型
一、舆论、民意、舆情
1网络舆情等同于社会舆情。
正确错误
2舆论的概念外延大于舆情,舆情概念外延大于民意。
正确错误
二、次生舆情
1次生舆情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有罪推定、波及、牵连。
正确
错误
2在涉及公共安全的突发舆情事件中,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酿成次生舆情。
正确
错误
3次生舆情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应对不当B出现新的事实C不当言行D网评员推动
2
f重做
1作为流行语存在的舆情长尾,实际上是网友出于对某类问题的关注,而留下的社会印痕,其核心层面仍是社会心态的传接。
正确
错误
2下列哪项不属于舆情长尾的特征()
A符号化B危害性C刻板印象D众创接龙第三节网络舆论的生态环境根据网络推动传统媒介转型换代这一知识点,完成下面的习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