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的施工方案
一、一般规定1管道敷设前,应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2管道应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开槽后处理回填密实的地基上。当管道在车行道下时,
管顶覆土不宜小于07m。3施工时,管顶的最大允许覆土,应按设计规定对管材环刚度、沟槽及其两侧原状
土的情况进行核对,当发现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要求改变设计或采取相应的保证管道承载能力的技术措施。
4在地下水位高于开挖沟槽槽底时,地下水位应降至槽底最低点以下。管道在敷设、回填的全部过程中,槽底不得积水或受冻,必须在工程不受地下水影响,基础达到强度和管道达到抗浮要求时才可停止降低地下水。
5管道应直线敷设。当遇到特殊情况需利用柔性接口转角或利用管材柔性进行折线或弧线敷设时,其偏转角度和弯曲弧度应符合生产厂规定的允许值。二、沟槽
1沟槽槽底净宽度,可视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管径大小、埋设深度、施工工艺等确定。当管径不大于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300mm;当管径大于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500mm。
2沟槽形式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槽深、地下水位、土质情况、施工设备及季节影响等因素确定。
3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如遇超挖或发生扰动,可换填10~15mm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碎石,并整平夯实,其密实度应达到基础层密实度要求。槽底如有尖硬物体必须清除,用砂石回填处理。4槽底不得受水浸泡,若采用人工降水,应待地下水位稳定降至沟槽底以下时方可开挖。三、管道基础
1管道基础应采用土弧基础。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00mm的中粗砂基础层;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铺垫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砾基础层,也可分二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32mm的碎石,厚度100~150mm,上层铺中粗砂,厚度不小于50mm。基础密实度应符合本规程表825的规定。对软土地基,当地基承载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状土被扰动而影响地基承载能力时,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能力后,再铺设中粗砂基础层。
f2在管道设计土弧基础支承角范围内的腋角部位,必须采用中粗砂或砂砾回填密实。回填范围不得小于支承角2加30,回填密实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3对由于管道荷载、地层土质变化等因素可能产生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应在管道敷设前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五、DE200Mpa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