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与读后感樊子悠这是一本我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并且向身边人强烈推荐的书。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书虽然很薄,可是知识点之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长很多见识。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专制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严格说起来,钱穆是经学家,而不是专业的史学家,这本书难免会有史料上的未及之处和漏洞,我们看个总体的分析就好。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大体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过程。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优秀的,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在待遇和地位上都基体上平级。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则比汉代要更政府化一点,地方权力开始减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中央安排。宋代开始向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靠拢,地方官员的权利也进行了分拆,削弱地方财政。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官员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清代因为是部族统治的缘故,将集权发展到了极致。当然分权也不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中央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中央;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中央政府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当代商业上可以参考中国移动在各地分公司权力大的时候,展现出的活力和创新力,以及在权力回收总公司后,展现出来的官僚化和迟缓化的表现。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大体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最后完全吞并相权的过程。汉代的皇权相权是共治关系,甚至相权在实权方面更多,管得也更多。唐代相权开始削减,从个人负责制,拆分为三个衙门的委员会形式。宋代相权进一步削弱,没有兵权、财权、用人权和监察权。明代取消了名义上的宰相,要行使宰相的功能则成为了权臣才敢做的事,皇帝只依靠内阁这种秘书处来办公。清代在内阁基础上增加了军机处,实行皇帝政务不公开的秘密政治。中国的皇相两权,比较类似董事长和CEO的关系,创始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服务,然而要担心的是,权力放出去以后,还怎么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