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数学学习中后进生转化
我是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今年又下来教七年级新教材了。在课余时间里,对近几年初中数学学习后进生的学习现状进行过调查。自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于造成中学生数学学习后进的原因及如何预防由此产生的严重分化等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农村中学数学学习后进生的学习心态通过走访发现,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刚进入初中时,学习心态曾经很积极,大多暗自下过决心,力求缩小乃至于赶齐在小学阶段与别的学生早已拉开的数学差距。但是通过初中起始阶段的学习,差距反而越拉越大,随着自己升入高一年级,便越来越失去信心。另外,教师的授课方式与方法和小学也不一样,一些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觉得学起来很吃力。此时,如果授课教师没能很好地与学生沟通,及时帮助学生,学生就会逐渐把听数学课视为听“天书”。特别是每逢考试,非常害怕分数出来,坐在教室里如坐针毡,为了自己的面子,最后只好选择辍学。从大体上看,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八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二、造成中学生数学学习后进的原因(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中学生数学学习后进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就我校初中的抽样调查表明,284名被调查学生中,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占51,其中有直接兴趣的47人,占15;有间接兴趣的85人,占30;原来不感兴趣,后因更换老师等原因而产生兴趣的17人,占6;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较弱的占49,其中直接不感兴趣的20人,占7,原来有兴趣,后来兴趣减退的118人,占42。调查中还发现,学习数学兴趣
f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一部分学生难免适应性差,有的学习情感脆弱,有的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二)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