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答案:在抒情散文方面,何其芳和丽尼是较突出的。何其芳有抒情散文集《画梦录》,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这一情绪既是青年人青春期被压抑情感的表现,又来自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厌恶、逃避直到自我封闭,同时也是20世纪30年代还未找到真正出路的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情绪的流露。《画
f梦录》在文体上近乎散文诗,在艺术上除依事托物以抒情怀外,还注重运用想象选择意象,借鉴象征手法,语言词彩较绚丽。丽尼有散文集《黄昏之献》、《鹰之歌》、《白夜》,这些作品多写秋风、冷雨、黄昏和黑夜,表达的是个人的烦闷与悲哀,但其后期作品则能从个人狭窄的感情天地脱出,转而表现大众的苦难。
26简述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答案: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在全国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左翼作家提出了“国防文学”口号,并立即得到广泛的响应。随后他们又提出“国防戏剧”、“国防音乐”、“国防诗歌”、“国防电影”等口号,形成了提倡“国防文学”运动的热潮。
1936年4月,鲁迅在了解到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后,便完全赞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但他原先对解散“左联”是有不同看法的,加以看到“国防文学”倡导者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经他与冯雪峰等商议后,由胡风在6月1日发表《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但胡风的文章没有说明新口号与已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了的“国防文学”口号的关系,而“国防文学”倡导者从宗派主义出发,不能容忍新口号的提出,从此遂引起“两个口号”的论争,并且产生了两个基本上由支持不同口号的成员,分别签名发表的文艺界抗日宣言。两个口号的论争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左翼作家们通过论争提高了对这个政策的认识,初步完成了从统一战线破裂,转变到重新组成统一战线的精神上的准备,为下一阶段新的文学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动员。
27简述“左联”进行的主要文学活动。答案:(1)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2)自觉地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3)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28简析1925年前后出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创作。答案:1925年前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概念和有关创作方法开始进入现代文学的领域,一些先行者更尝试进入革命文学的创作领域。在小说创作上,最突出的革命文学作家是蒋光慈,他此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少年漂泊者》与《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