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
摘要:生物新课程,在其功能、内容和结构等方面的创新和实破,大多以实验教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于高中生物实验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手脑并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实验教学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但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由于受多方面因素限制很大一部分生物教师宁愿在黑板上讲实验直接告诉学生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以减少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新课程改革正是本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重磅出击在原有基础上做出重大的改革注重实验探究和创新要求学生人人动手人人主动探究成为一大亮点。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一、让学生逐步认识实验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及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新课改将认识实验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实验教学的目标之一。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生长素的发现史、遗传物质的发现史、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遗传基本规律的发现等,通过这些历史事实,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生物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让我们深刻体会实验对生物学的发展功不可没。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必要的基础。新课改对实验有这样的要求:要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初步学会有关的操作技能,进一步理解有关的生物学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比单纯的理
1
f论讲解印象更深刻牢固,在生物教学中,尤其在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领域,生物学实验是不可替代的。二、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程序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是设计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是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例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应让学生了解将滤纸剪成长10厘米是因为胡萝卜素在纸条上扩散的距离约为9厘米左右;宽1厘米是利于划出齐而均匀的滤液细线,去两角为了使层析液在纸条上扩散速度均衡,后两者都是为了扩散出四条平行的色带。在距去两角的一端1厘米处用铅笔画一横线,目的是为划滤液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