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精神。
f3、通过本节课“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仪上的方向表示、经线和纬线的性质、经度和纬度的排列规律、各半球的范围。2、难点:运用排列规律判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运用半球范围来判断点的所属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的判断和表示。四、课时划分:三课时五、教学用具:地球仪(至少每两人一个)、多媒体课件。六、板书设计
f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球体的认识过程2、地球是球体的证据3、地球的大小二、地球仪1、设计原则及作用2、地球仪上的方向三、地球上位置的确定(一)经纬网定位1、特殊的经线和纬线2、经线和纬线的性质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表示4、经度和纬度的排列及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判定5、经纬网的目的和用途6、点的经纬度位置的表示(二)半球位置的确定1、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2、半球的范围3、所处半球位置的判定
f七、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1、体现地理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体现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理念。3、体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的理念。4、体现张店七中地理组“主题带动策略下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课题研究部分成果。八、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揭示主题】导语: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农历
f每月15日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板书课题: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目标认定,板书结构】1、屏幕出示知识目标,学生朗读认定。2、教师叙述,板书一节知识框架,强调重点难点。
f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球体的认识过程2、地球是球体的证据3、地球的大小二、地球仪1、设计原则及作用2、地球仪上的方向三、地球上位置的确定(一)经纬网定位1、特殊的经线和纬线2、经线和纬线的性质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表示4、经度和纬度的排列及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判定5、经纬网的目的和用途6、点的经纬度位置的表示(二)半球位置的确定1、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2、半球的范围3、所处半球位置的判定
【主题带动,自主合作】第一课时(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部分的教学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