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师生共用讲学稿人教新课标版
主备人:宁传英
时间:2011年2月
审核:七年级备课组
【学习目标】
1、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
3.把握文言词语解释的最常见方法,积累一点文言词汇。
4.理解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以及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
【学习难点】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段作者的思想观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学法指导】认真阅读“预习导学”,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再仿照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然后参照“文言词语解释示例”,联系上下文,粗知文章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预习导学】
1.古文导学。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2)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3)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2、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
f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
3、有效朗读,解读文本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在朗读时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美读,读人使人如见其人,读声使人如闻其声,读景使人如临其景,读事使人感到历历在目。也就是说,通过读不仅要将书面上的文字变成有声r